能原谅,但不一定能做到。而且也要看你所谓的爱属于那种类型的爱。
有的爱,可以立即原谅出轨,并且既往不咎;
有的爱,是对出轨零容忍,甚至会鱼死网破的报复;
有的爱,是又爱又恨,纠结折磨,难以下决定。
我就简单举一下《天龙八部》里段正淳和他的情人们的例子。
段正淳的正妻是刀白凤,他随后出轨了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李青萝(也就是王夫人)、康敏(也就是马夫人)以及一些未出场不知名的女人。
刀白凤的态度很明显,受不了段正淳花心,就干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跟段延庆出轨,怀上了段誉,并骗段正淳说段誉是他的儿子。
可以说,直到死之前,刀白凤都没有真正原谅段正淳。
至于其他的情人,除了阮星竹,基本上都对段正淳非常不满。但这种不满又不止是恨,而是一种“爱恨同源”的矛盾心理。
这跟“由爱生恨”的心理又不一样。“由爱生恨”的典型代表是康敏,她宁愿杀掉段正淳,也不愿跟其他女人共享他。
而“爱恨同源”的心理则是:我爱你但是我更恨你,我恨你越深也就爱你越深。我在恨你的时候,恨不得要杀死你,但是一见到你就下不去手了。
而段正淳跟现实中出轨的男人有一点不同的是,他对每个女人都是深情且钟情,没有第一第二的排名之分,每个女人对他来说都是唯一且深爱的。所以当阮星竹第一个被慕容复杀死的时候,他也难受得要殉情。
可是,爱并非是能“共享”的,而是具有排他性的,一个人真心爱上多个人,这本身就很矛盾。如果我们把这六个女人都看作段正淳的原配,就比较好理解了。
这六个人都是爱着段正淳的,但爱的表现方式又不太一样,对于他“出轨”的反应也不一样。我就暂且将这五人的爱归为以下3种类型:
01 爱一个人的三种类型:
①毫无保留的爱:
包容、原谅——代表人物“阮星竹”;
②爱恨同源:
报复和原谅来回切换——代表人物“刀白凤”;
③由爱生恨:
毁灭性报复——代表人物“康敏”;
如果你爱一个人爱到了毫无保留,爱到了极致,爱得超过了爱自己,那么即使他出轨了,你也会很快原谅他。
因为在你的心里,他跟谁在一起不重要,只要他快乐幸福就好。这就像阮星竹对段正淳,当其他女人争风吃醋的时候,她能发自内心的表现得最平静,最有包容心。
比如当段正淳来找她时,她会柔情蜜意与之好好相处;当段正淳离开她陪伴其他人时,她也能独自过好自己的生活。段正淳在她这里获得了最稳定的舒适感,说她的爱意是保无保留到极致的并不为过。
而与这种毫无保留的极致爱相对的,是由爱生恨的爱意。
这种爱意的本质不是爱对方,不是一切以对方的幸福为准,而是对自己爱到极致。
因为太爱自己,所以当把自己的全部都交付出去后,没有得到相等的回应,或者没有被满足,内心就会被愤怒和恨意填满。
因为绝对不允许自己受伤,不允许自己被辜负,所以对于被辜负的行为“零容忍”,甚至会发出“毁灭性”的报复。这就像康敏报复段正淳一样,想将背叛自己的人置于死地。
而在现实生活中,爱到对方胜过爱自己,或者只爱自己,这两种极端的爱是比较少的。
大多数的爱是最普通的爱——我爱你,同时我也爱自己。
爱你,所以心甘情愿为你付出;爱自己,所以无法接受付出被辜负。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面对爱人出轨时,内心会痛苦会纠结,会对爱人又爱又恨,难以释怀。
02 “爱恨同源”让你想原谅又难以原谅:
这种“爱恨同源”的心理矛盾通常就是来自于两种矛盾心理:
①期待与获得不符;
②感性与理性冲突;
对于第一种,期待与获得不符造成的“爱恨同源”,起主要情绪来源于:不甘心和双重否定。
比如说,当你爱对方时,会期待他给你同等的回应。
可如果你不仅没有获得同等的回应,还遭遇了背叛,你就会觉得非常不甘心。会质问对方为什么“不识好歹”?会反问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他爱?
而这种不甘心和双重否定,会让你对他产生爱意的同时,又新生恨意,恨他对你的辜负,恨自己“痴心错付”。
而第二种,就是我们普遍的感情价值观是“爱一个人就应该忠心且唯一”,如果对方出轨了,就应该离开这个人。
而事实却是,感情的事错综复杂,冷暖自知,自己很难做到放下一切,说离开就离开。
这就是理性与感性上的冲突:
感性上你很爱他——理性上他做错了事(出轨)——感性上觉得这件事对自己造成了伤害——理性上觉得自己应该离开摆脱伤害——感性上在乎对方爱对方放不下——于是陷入“又爱又恨”的矛盾中
其实,我很能理解你的这些矛盾心理,因为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没有人能够做到绝对理性,也没有人能绝对感性,最多是看哪点更高。
理性>感性的人,会更容易权衡利弊做决定,但也更难真正爱上一个人。
感性>理性的人,很容易爱上一个人,但常常在爱了之后变得优柔寡断,
而原谅一个人出轨,就跟理智上的“断情割爱”一样,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爱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这里面包含了奉献、付出、索取、占有等等多种感情因素。
这种爱意绝对不是只有一种因素,绝对不是“我爱你,所以我乐意为你奉献”这么简单。而是“我爱你,我更希望你也爱我,甚至比我爱你更爱我,否则我就会觉得难过”。
而如果你爱的人出轨了,你对他的爱意就不仅仅包含了以上感情因素,还生出了怨恨、憎恨等感情。多重感情和情绪交织在一起,就很难手起刀落杀伐决断。
可以说,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是不会懂这种纠结和痛苦的。
03 针对这种想原谅,又难以原谅的情况,试试这样做:
屏蔽外界干扰;
观察自己的情绪表现;
觉察恨意的来源;
找到潜意识的情感;
接纳潜意识的情感;
构建自己的价值;
判断自己的需求;
展开行动;
先关闭外界嘈杂的声音干预,听从并学会分析自己潜意识里的感受。
从心理学上来讲,“爱恨同源”里的恨意,其实是人的“自我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里的“反向作用(Reverse acting)”。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为了减轻焦虑,自我可能采用正常和理性的方法来控制危险,解决问题,也可能采用否认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非理性方法,这些非理性的方法被称为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自我防御《心理学史》]
而“反向作用(Reverse acting)”就是指:将内心难以接受的观念或者情感,放在不易察觉的潜意识里,然后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得与潜意识完全相反。
就还是拿《天龙八部》里的人物举例:刀白凤非常恨段正淳,恨到委屈自己跟一个恶心的男人出轨。可在她看到段正淳死后,却又忍不住跟随段正淳殉情而亡。
原因就在于她的恨就是爱的“反向作用”,爱一直被她自己压制在潜意识里。
所以她在段正淳死之前,都以为自己是恨他的。当段正淳死后,她才真正醒悟,真正的承认原来自己一直爱着他。只是这种爱一直藏在潜意识里,自己没有察觉罢了。
而大多数人在面对爱人出轨这件事时,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会让自己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爱上了一个糟糕的人,于是只能将爱意压制到自己的潜意识里,然后以恨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痛苦。
比如,你会忍不住用各种扎心的话去责骂他,会忍不住给他贴各种带有“侮辱性”的标签。
但其实,你越是恨他,越是骂他,侮辱他,你的内心就是对他越在意,潜意识里就是对他爱得越深。
因为真正不爱不在意的人,是不会浪费自己的情绪和精力,去喋喋不休地指责一个人的。有这闲工夫,干点啥不好?去找个更好的人,好好相爱,好好生活,不香吗?
所以说,当你难以原谅对方的时候,不要被自己的恨意冲昏头脑,做一些过于冲动的事。学会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情绪,分辨出自己的潜意识里真正的情感,然后不要逃避,去直面它正视它承认它的存在。
当你能够承认潜意识里的对他爱意,你就能从恨里解脱出来。
当你从恨意里解脱出来后,就去思考:
这段感情对你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你在这段感情里体现出的价值又是什么?
要怎样做,才更能体现出自我价值的?
去爱他,和恨他?哪个给这段感情带来的价值更大?
从这些价值中,来判断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觉得这段感情对你而言,没有任何价值了,无论是付出的“沉没成本”,还是他对你的悔意和补偿,你都不在乎也无所谓了,那么原不原谅也不重要了。
你完全可以放弃这段感情,不再投入任何精力在这段感情上面。
但如果你还对他抱有期许,希望他反省,希望他对你负责,希望他表达悔意做出对你补偿;又或者你希望你们能够修复关系,你觉得你们曾经的爱和经历依然能打动你,你依然想继续爱他,那答案也很明显了——你根本放不下他。
既然放不下,又在乎着,那么可以试着去原谅一次。
但是你要记住,原谅≠纵容,原谅是要有条件的。
至于这个条件如何设置,如何激发他给予你需要的东西,这就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定了。
最后呢,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个现实真相,这个现实真相就是——无论你是否原谅他,无论你未来和谁在一起,你都没有办法保证对方一定不会出轨。
因为未来的是无常的,人生的历程是变化多端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面对变化,面对无常的反应能力。
当再遇到感情挫折或者变化时,不至于没有了再爱的勇气和动力,也不至于陷入“死胡同”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