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处稳定的感情里,一个人还是会忍不住对伴侣之外的人心动,你会怎么想?
大多数人的反应恐怕是痛骂渣男/渣女,对这样的海王海后避之唯恐不及。
可是,如果这样的人自己也对此感到困扰,乃至于宁可注孤生也不想伤害别人呢?
否认和痛骂很简单,可想要彻底打消顾虑,就必须认真地来研究其中的原理。
有一位这样的女生在网上向他人求助:
“我今年20岁,刚上大二,前男友和我在一起约一年后分手。
我们感情很好,但我发现,我仍然会对男友之外不止一位的异性抱有好感。就好像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我总是对在野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在之前的感情经历中不觉得这是不忠诚,很享受偷一偷的乐趣。
现在我不想再这样伤害别人,希望营造一段忠诚的爱情,于是努力压抑这些想法,可始终不曾忘却。男朋友对我十分坦诚,我觉得对不起他,所以分手了。
朋友觉得我改不了就该瞒住,但我还是告诉了前男友,他说希望一起面对解决,只要我不做不忠的事情就没关系。
但是,想法不重要吗?我觉得我们究竟不会有好结果,最终拒绝了他。
现在,只要我隔锅饭香的想法不消失,我就不愿进入下一段感情,宁可注孤生,否则出轨了就会伤害更多人。
我想知道,我这样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想法是感情上的不成熟,还是没有遇到真爱,或者这是人的本性?”
她的疑问十分真诚,恐怕也说出了许多有同样想法的人的问题:不由自主地对伴侣之外的人心,这是人们的本性无法阻止,还是我的缺陷,应该改正?
其实,我想告诉这位忧心的女孩:
“隔锅饭香”式的花心只是你的防御方式,就像一层脆弱的蛋壳,包裹住内里脆弱的自我。
你是控制不住地对他人心动?不,你是有意地利用对“在野党”的幻想来破坏现状,刻意将自己与现任的亲密关系控制在肤浅的层次,避免真实的自我暴露。
你的男朋友是对的,如果你坦诚地与他交流你的感受,一次次心动又把自己拽回来,坚定地选择这段感情,你们有可能获得好的结局,也许你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解开心结,不再排斥稳定的亲密关系。
像你现在这样为了不辜负他人而执意选择“注孤生”的确有些天真,这才是真正掐灭了自己成熟起来的可能性。
你的猜想有一部分是对的。有伴侣是依然对他人心动,这可以说是一部分人的天性,但我们人类拥有诸多天性,更有后天赋予的理性,并不会单纯被心动所操纵。
你在感情的处理上也的确不够成熟。只是这并不指的是你会对他人心动,而是说你对“完美纯洁的爱情”的极端幻想与强迫性的追求。
会对他人心动,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在未来会伤害你的伴侣。实际上,像你一样会反省自己、为此感到内疚的人,才更不容易真正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
那些从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伴侣隐瞒自己的想法,放任自己的心动的人;或是对自己的感情充满不切实际的信心,却从未体验过在诱惑面前坚守自己原则的人,他们都比你要危险得多。
承认自己不真诚,这本身才是最大的真诚。
既然你已经有了承认的勇气,何不再向前走一步,解开自己内里的心结呢?
真正的忠诚并不是永远没有动摇的时刻,而是有一颗柔韧又坚定的心灵,从不会对诱惑所屈服。
想通了这一点,你才能理解爱情的忠贞,而不是执着于追求感情的“洁癖”,却耽误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成长。
01心动不可怕,人人都心动
首先请放心,在“对其他人心动”这件事上你绝不是特例,某种意义上这是部分人类的天性。
加拿大心理学家Lucia O’Sullivan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段、处于完全忠诚的关系中的人们其实比单身者更容易感到心动。
不同的是,大部分有伴侣的人只会将心动停留在单相思的阶段,不会容许其成真。
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报告,自己对伴侣之外的人的心动反而促进了自己与另一半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伴侣,两人之间的相处多了几分兴奋与刺激。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发现个体在社会性性行为取向(sociosexual orientations)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感情中的忠诚(Simpson&Gangestad,1991)。
的确有一部分人具备更开放的性行为取向,他们并不寻求足够的亲密和承诺,往往精力充沛,喜欢调情与暧昧,总是在寻找新的对象发生亲密接触。
与之相反,性行为取向保守的人总是显得更为忠贞,他们将感情与承诺联系在一起,对伴侣之外的人不太关心,也没什么兴趣。
总而言之,在有伴侣的时候依然对其他人有兴趣确实是一部分人的天性。有这样想法的不止你一个人,你所经历的一切苦恼与烦忧,也有其他人曾经经历过,现在也与你一同承受。
但我也希望你意识到,所谓的天性与本能既不是我们做错事的借口,也不是必然会伤害他人的预兆。
举个例子吧,比起对他人的心动,人类最基础的吃喝玩乐的欲望明明是更强大的本能,为什么你不担心自己走在街上看到一家美食就进去狂吃,看到银行就进去抢劫?
因为我们都受过教育,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所以一般人再馋再贪婪也能守好规矩完成交易,而不是追逐自身的欲望恣意妄为。
而在你所担心的这个方面,道理也是一样的。
想要遏制自己“隔锅饭香”的本能,你需要的是相应的知识与教育,让你能理解想法背后的由来与原理,学习怎样有效地控制,让这种心动的影响转为积极的方向。
02心动背后,掩盖的是你的不安
你如此容易对伴侣之外的人心动,恐怕也因为你潜意识中想要逃避稳定的亲密关系。
人类固然有喜新厌旧的本能,但你与前男友在一起不到一年,两人感情也很好,按照通常的规律来说,还远远不到因过于熟悉而见异思迁的程度。
你描述自己“对在野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除伴侣之外不止一位的异性有好感,这都说明比起因为遇到更好的人而心猿意马,你更像是为了“花心”而故意注意起身边的其他人。
你真的对和他们发展关系抱有兴趣吗?我看未必。
否则,既然你已经与前男友分手,你有充足的理由与在野党进行接触,为什么此时他们却丧失了对你的吸引力,让你宁可注孤生?
因为在野党只是你急需逃避当前亲密关系时,承载着你所投射的欲望的载体,他们身上寄托的是你对稳定亲密关系的逃避与否认。
你越是恐惧于与前男友的感情,感情之外的异性对你就越具有魔力,可等到你们真正分手之后,你感到的压力消失了,在野党身上的魔力也随之消失。
那些“魔力”本不存在,你对伴侣之外的人的憧憬,实质上只是你自我欺骗的手段:我只是不由自主被别人吸引,我只是没遇到真爱……
心动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你对现任男友之间感情的不安与迷惘。
你害怕面对稳定亲密关系中的波折,不知道如何与他继续下去,担心关系中的问题会导致破裂。
你暗地里贬低自己,觉得对方配得上更好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认定你们之间不会有好结果……即便前男友一再坦诚自己的感受,说他不介意与你一起面对,说他愿意和你一起解决问题,你也不相信、不听取他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地分手。
击垮你们感情的不是你对其他异性的好感,而是你对感情的不信任与逃避心理。
你的表现正是回避型依恋风格者的去激活策略。为了压抑你对爱恋之人的亲密需求,你刻意让自己表现得不专一,以至于享受这种轻微的“不忠”。
有了不专一这个借口,你就可以轻松地从关系中逃离,避免与恋人进行更深的交流与接触。
现在,你甚至更进一步,想要用这个借口来永久断绝自己进入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你害怕的是自己不忠的想法?不,你害怕的是亲密关系本身。
你还提到你不希望伤害他人,可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在不伤害另一个人的情况下,与对方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系。
除了不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理由会在感情里制造出让人失望和生气的时刻,爱人会彼此攻击……毁灭和创造都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有浮于表面的客气关系,才有可能不伤害任何人。
彻底拒绝伤害,也意味着你拒绝了发展出深刻感情的可能性。
感情观成熟的特征之一便是能整合积极与负面的感受,了解和承认那些毁灭性的冲动,而不是由着它们撕碎一切。
03 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你害怕真正的亲密,也害怕在恋人眼中暴露真正的自己,所以每当对方想要靠近,你就迫不及待地逃开。
真正的亲密与爱对你来说就像是天空中的太阳,遥远地挂在天上时,你会期待阳光能为你提供光与热,你觉得自己是热爱光明的,可当你彻底暴露在阳光下,你又会觉得无所适从,只觉得太阳是一颗邪恶的大火球了。
比起被太阳晒到浑身发虚,你宁愿躲进黑暗的角落。
与其说你是因为控制不住的花心而不得不分开,不如说是你为了能杜绝与男友更深层次的接触而特地选择了一般人无法接受的理由。
是啊,有哪个男人能接受自己头戴绿帽子呢?使用这个借口,你就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对前男友来说,他甩掉了一个“不忠”的女朋友也是好事一件,你判断他不至于因此受伤,这也符合你不想伤害他人的想法。
可他偏偏没按你的想法来!
他竟然说只要你喜欢他,不把背叛坐实,他愿意和你一起面对……
寻常人听了这话多半会十分感动,毕竟谁不想要伴侣能与自己患难与共呢?
但对像你这样的人来说,这简直比威胁还可怕。你想到的不是“他对我真好”,而是“我配不上他,他值得更好的”。
在你忙不迭的回避之中,显示出的是你悲观且自卑的底色。
你的心中一直存在着自我贬低的声音:
“我真的有资格被人爱吗?”
“这段爱情真的能有好结果吗?”
“我会不会害人害己……”
你不敢直面感情中的问题与风险,干脆直接判了你们之间感情死刑,为了避免可能的悲剧,你亲身制造了属于自己的悲剧,因为这才是你所熟悉的,是你可以把控的情景,而你之前已经感受过太多:
也许是原生家庭中严苛、冷漠的父母,即便当你获得好成绩时也只督促你继续维持,不会为你祝贺、为你骄傲,让你感觉自己不被期待;
也许在你更小的时候,你对身边同龄人的好感便一再经受挫折,被起哄说闲话,或者被拒绝打击;
……
由于预期会被拒绝,你宁可抢先一步,拒绝别人,这样至少能避免面对被抛弃的痛苦,至少现状是你一直以来所熟悉的。
你陷入了强迫性的自我依赖,你希望完全靠自己来处理内心的压力,即便力不从心也不愿意求助。
你不相信有人会接纳有缺陷的人,也不敢去试一试:要是他承诺的是假的,要怎么办?果然还是只能靠我自己……
自我孤立是你最为熟悉的,所以你在认知到自己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和伴侣分手,维持“注孤生”的生活状态。
你所不熟悉的是什么呢?是被接纳,被抚慰,被认可,不是转身逃走而是走向前直面问题,直面受挫的可能性。
你不是不想要这些,只是太过害怕这种陌生的体验。
但如果我们一直被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包围,我们又如何成长呢?
陌生的事物带来的除了伤害与恐惧,还有惊喜与新生。
你的前男友的提议不无道理,你不必在亲密关系中孤军奋战,也可以与另一半共同面对。
如果对方有足够的理解与宽容,你们也可以坦诚地讨论关于他人吸引力的话题,双方都明确知晓“旁人的吸引力不足以动摇我们稳固的感情”时,这项事实会对你们的相互信任、感情加深都有所助益。
你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坚定选择了你们之间的连接,而不是对其他人的心动。
人世间的忠诚不是纯白无瑕的,对他人的心动摧毁不了真正坚韧的感情。
也许我们无法完全拥有另一个人,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对方,也相信自己,共同经营一段经得起考验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