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依恋风格理论在大众中流行开来,不少饱受伴侣冷落之苦的人都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受苦受难的根源:“原来他/她是回避型依恋!”
对方的若即若离,忽冷忽热,种种反常行径都有了解释,原来这段失败的恋情并不是自己的错。
一些人因此放下心来,也有人由此产生了另一个疑问:既然回避型依恋风格者是这样可怕,与他们相爱是如此折磨,为什么还会有人自讨苦吃、跳进陷阱里?
在网上曾看到一名女孩在与回避型前男友分手后说,自己当时因为对方太优秀所以被吸引了,后来又觉得他很“特别”。所以说服自己去经历之前没有经历过的,结果好奇害死猫,她被伤了心,后来才知道前男友的表现正属于回避型依恋的特征。
她想问,回避型人群既然这么“渣”,为什么还有人会爱上他们?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依恋风格之间的作用机制里。
知乎有句老话,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就像具有强烈臭味的吲哚经稀释后能变成花香味那样,当你与回避型人群的接触浅尝辄止时,少量的“渣”也可以成为对他人的吸引力。
回避型依恋的几个鲜明特征恰好容易被大众解读为爱情的浪漫,让人卸下防备之心,坠入爱河。
另一方面,也存在焦虑型依恋这样只对回避型“有感觉”的人群。
回避型的闪躲所触发的依恋机制,对焦虑型人群来说才是恋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安全型的表现反而会令他们觉得“不来电”。
说到底,回避型并不存在什么只要招一招手就能让他人上钩的魔力,当你搞清楚依恋机制到底是如何作用时,回避型的“魔性”也就不再对你生效。
此时你才能摆脱“渣不渣”的刻板印象判断,看清回避型依恋风格者的内心深处——对方也不过是一个饱受困扰的普通人而已,并不是生来就为了伤害别人的“人渣”。
01回避型初登场:缺点全是闪光点
首先,这是一个逻辑问题:不是一个回避型依恋风格者特别容易被爱上,然后他再去“渣”自己的伴侣,而是一个人唯有能得到他人的喜爱,才有被称为“渣男”、“渣女”的资本。
的确,每个回避型依恋风格者都可能在亲密关系中伤害伴侣,可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找到对象吗?难道有人是冲着回避型依恋这一点才爱上他们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你觉得回避型那么渣也有人爱很奇怪,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因为回避被爱,而是有身上其他的闪光点作为基础。
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只有回避型这一个标签。
可能他是回避型,但他也细心体贴,待人处事颇有分寸,不冒犯人;也许她是回避型,她也温柔文静,从不咋咋乎乎……这样的人,为什么不会被人爱上?
就像你所描述的,那个被你爱上的人很优秀很“特别”,当你爱上他时并不清楚对方的依恋风格。
如果他没有优秀到吸引你的目光,看起来混进人堆里找不出来呢?想必你不会倾心于他。
那些本身完全不具备如外貌、家境、才能等择偶优势,又缺乏交际的回避型人群,自然不会进入亲密关系,更谈不上去“渣”别人了。
其次,在交往不深的情况下,回避型看起来恰恰就像许多浪漫爱情幻想里冷酷闷骚、独独只爱你的主角们。
①他看起来好像很神秘,引得你想一探究竟:
回避型依恋人群在日常交流中也倾向于逃避,尤其喜欢让自己显得独立自主,排斥其他人侵占他们的个人空间。
他们喜欢发出模糊的社交信号,引得其他人去猜测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与其他人保持距离,拒绝敞开内心向他人倾吐感受;十分在意关系中边界的划分,绝不会轻轻松松就带你回到他的住所……
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风格在交往后也许会让你痛苦,但在你们刚刚结识时,这种特点却会让回避型显得神秘又高冷,吸引外人靠近,搞清楚他们到底为什么落落寡合。
这就是心理抗拒(reactance)理论所描述的:人们总是存在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期望的基本倾向。
越是得不到的事物,我们对其的渴望就越热切,跃跃欲试想要征服对方,这也是吸引力的法则之一。
②他仿佛对他人不屑一顾,只对你情有独钟:
没有人不喜欢对自己满腔热情的人,但我们更喜欢那些对其他人冷若冰霜,唯独对你好、对你动心,容许你接近的个体。
研究证明,最好的恋爱策略是除了你想吸引的人之外,任何人想要得到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Walster et al.,1973)。
比起中央空调,人们更青睐选择了自己的闷骚冰山。
理由也不难猜,谁不想做对象的天命之子/女,成为那个唯一的选择呢?
平时已经当够了凡夫俗子,在爱情里总能当一回天下无双了吧?
在一开始,回避型看起来恰好能满足这一欲望:在人群中偏偏挑中了你,对其他人避之不及,却允许你的接触。
同时,回避型依恋难以接近的特点也让一些人充满安全感,容易相信他是专一的。
毕竟,如果你都这么难接近他,又有谁能成功引诱呢?
综合以上解释,你就不难明白为何许多人即便清楚回避型依恋的缺点,依然难以克制地爱上他们了。
02回避型再接触:与焦虑型的互补共生
一般人即便在初期被回避型依恋所吸引,也能很快感到彼此间的不合适,提出分手或者自然地渐行渐远,有一类人却会因自身的依恋机制而与对方纠缠得越来越深,以至于难以走出来——他们就是焦虑型依恋。
没错,正是这些一心寻求亲密、对建立联系有着不断膨胀欲望的家伙,更容易被情愿保持距离的对象所吸引。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群对爱情的执念十分深刻,总是想要和另一半紧紧贴在一起,他们的期望却时常被回避型的伴侣所打破。
就像两个尺寸恰好、紧密嵌合在一起的齿轮让制造矛盾的机器转动起来一样,焦虑型和回避型很容易陷入一种脆弱又顽固的“相爱相杀”的循环,无力从中脱身。
焦虑型很需要伴侣各种保证会一直待在自己身边,回避型却偏偏爱与对象保持距离,既然彼此如此不合适,焦虑型为什么还会爱上这样的人?
这就需要从双方的心理机制来解说:
①焦虑型:痛苦与狂喜交织,令人上瘾
人们很容易把自身依恋机制被激活的表现误认为是爱情独有的乐趣,无论是焦虑还是煎熬都照单全收,如果少了这些,恋情过于平稳,他们反而会疑惑:我这是在谈恋爱吗?怎么我一点都感受不到心动的刺激?
一来二去,真品可能被退回,赝品反过来被捧在手心,视如珍宝。
焦虑型依恋风格者拥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即便一点异样的蛛丝马迹,也会引得他们拼命想要确认伴侣对自己的爱与存在,除非感受到自己的恋情稳稳在掌握之中,否则这种被激活的依恋机制就休想停下来。
他们会不断发信息打电话联系伴侣,记录对方及时回复的次数,数着响了多少声才接起电话;在一些小事上升到极为严重的高度,要求伴侣反复声明自己的爱……焦虑型不断利用各种策略,想让对象注意到自己,霸占对方的全部精力。
而遇上回避型,可以说是碰上一堵高墙。
当两人确定关系后,回避型总有方法让感情维持在若即若离的状态:说着喜欢你,但看上去不够郑重;会接你的电话,但不一定每次都接……这些举动让焦虑型的依恋机制持续保持在激活状态,令他们心绪不宁,情绪在不安、愤怒、怀疑以及偶尔的欣喜之间转换。
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被“渣”了么?为什么焦虑型不分手?
因为他们已经被驯化,将这些反应认定为爱情中应有的激情,要是对方不闪不避,稳稳安抚住了这份焦虑,焦虑型依恋风格者反而会感到索然无味,和这人“不来电”。
他们不断追逐着回避型偶尔抛出的一个小小浪漫信号,安慰自己两人还是相爱的,焦急地等待下一个确认爱的信号的到来……这的确煎熬,却也令人上瘾,欲罢不能。
②回避型:伴侣越无助,他们越不肯放手
你可能又想问,既然回避型不喜欢被粘着,为什么他们不和同样是回避型的人谈恋爱,这不就两全其美,焦虑型也不必受到折磨了吗?
是的,回避型人群不喜欢亲密,但他们更讨厌对方比自己更独立。
回避型依恋风格者的回避是为了证明自己足以摆脱对伴侣的依赖,证明自己足够独立。而没有什么比一个无助地渴求回避型的爱的伴侣更能反衬出他的“独立自主”的了。
回避型人群喜爱的亲密关系是自己单边占据上风的感情:我对你毫无需求,而你无限地表达出对我的渴望,当我愿意时我就亲近你,只要我想走,我也绝不会对你有丝毫留恋!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同样身为回避型的恋人,毕竟要是对方也对自己不屑一顾,冷漠又防备,自己的脸哪里挂得住?又怎么能掌握主导权?
回避型人群会不自觉地对焦虑型倾心,因为他们会发现呆在一个乞求的伴侣旁边,自己的内心就能充满“力量”,像一个膨胀的气球。
为了留住焦虑型的伴侣,回避型也乐意偶尔“纡尊降贵”表现一下自己的爱,不让对方真的跑了,但这从手指缝里漏出来的一点亲密只会让对方陷入痛苦的深渊,逃不出来。
焦虑型依恋风格者一边觉得彼此不合适,可一旦想到两人彻底分开,又受不了这样的未来,做不到快刀斩乱麻地结束这段感情。
对情感的需求总会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便焦虑型一再屈从,如果两人不想办法调整自己应对亲密关系的方式,放任的结果只会是一场悲剧。
但我也想强调:回避型依恋并不是魔鬼。
个人的依恋风格往往与早期抚养者密切相关,回避型依恋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了种种得不到满足和支持的情况,导致他们对亲密关系产生疑虑和恐惧。
的确,与回避型依恋个体建立亲密关系不会轻松,需要双方付出更多努力和耐心。
比起痛斥和恐惧,我们更需要的是理解自身与他人的依恋机制,避免被其操控而盲目地落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