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部分人对婚姻的忠诚度越来越低?

嘉待情感
2023-07-08
2278
31

最近,有网友提问:

感觉现在部分人对婚姻的忠诚度越来越低。

出轨、找小三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且男女都有,且不以为耻。

我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这是不是人们的道德感越来越低的一种表现?

不是婚姻的忠诚度变低了,是不忠的能见度变高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一件事情时,往往更相信我们的感觉,而不那么关注事实。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听到或者见到越来越多的出轨事件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种事情变多了,而不是这件事为什么越来越容易被提及、被看见了。

实际上,想要真正的了解到一件事物的变化曲线,首先要考虑的要素,就是能见度。

能见度主要是指我们能够看见的事物范围。所谓不忠的能见度,也就是我们能够获知的不忠信息。

不论这种信息是从身边人的经历中亲眼所见的,还是从别人口中道听途说的,它都会让我们建构起一个对社会婚姻忠诚度的基本认知。

影响大多数人对不忠行为传播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对婚姻的耐受度和个体的主体性。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针对背叛事件的暴露意愿和反应模式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则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不忠的能见度。

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过程,以及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来具体展开聊聊。

01 为什么不忠的能见度变高了?

在说到能见度时,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媒介的普及。诸如网络的发展让一些信息更容易传播了,普通人多了很多表达的渠道等等。

这些确实是影响不忠能见度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今天想讲的并不是这个方面。

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主观情感的变化其实也会对不忠的能见度产生影响,而且它的影响往往更剧烈,也更深远。

具体说来,这种主观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婚姻的耐受度,一个是个体的主体性。

正是因为我们对婚姻的耐受度变低了,个体的主体性增强了,不忠的能见度也就随之高了。

1、对婚姻的耐受度

婚姻耐受度直白一点说来就是我们在婚姻中的忍受限度,这个限度既会受到整个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也会因个体而产生差异。

耐受度一方面受需求层次影响,另一方面也和我们的耻感高低息息相关。

需求层次很好理解。

马斯洛需求层理论层将人类的基本需求划分为五个层面,由高到低分别涵盖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去追逐更高阶的需求,诸如爱情、尊重与被尊重等等,它是不以时代的变化而转移的。

沿着时间线往回倒,我们的整体需求其实是更偏向于底层需求的,也就是单纯的生理和安全上的满足。

这时候当然也会有出轨情况,可是在生存面前,忠诚作为一种高级需求并不会触及到人们在婚姻中关注的核心点,毕竟连温饱都成问题,谁还关心有没有爱情呢?

即便伴侣背叛了自己,可是为了能有一个生存保障,大家也不会把不忠的问题看得那么重要,更多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而到了现代,温饱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自然地,归属需求进一步取代了生存需求,成为当代人的核心需求。

这意味着我们对于婚姻的定义不再是单纯的生存保障,还会涉及到两个人建立情感链接,以及互相给予爱的能力等等。

当人们对于婚姻本身以及伴侣的要求变得更精细、更复杂时,相应的,耐受度也更低了。

当情感成为人们建立关系的核心之一时,忠诚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背叛不再是可以轻描淡写,完全忽略的一件事了,它成为婚姻能否继续的一大考验之一。

所以这时候一旦出现了背叛行为,大家就会把它看做是一件涉及到原则性的事情,而当我们的注意力越集中在这件事上,不忠的能见度也就会越高。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耻感高低程度。

耻感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种容易感到羞耻的人格倾向。

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过羞耻的心理体验,但是这种羞耻的程度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下其实有很大差别。

比如拿出轨现象来说,在以往的时代里,大家普遍的就会把它视为一种“家丑”而“不能外扬”,不仅如此,即便是被背叛了,离婚也是一件让人感到“不光彩”的事情。

由于思想的僵化和刻板的社会规训,大家的耻感实际上是特别高的,所以不论是背叛者还是被背叛者都不喜欢把这种事情大肆宣扬,因为这会让他们的名誉都受到影响。

而在当代社会,由于多元价值观的渗透,大家的耻感度是趋于降低的。

对于背叛者来说,他自己可能有一套相对稳固的价值体系,比如“离开错的人去寻找对的人”、“追求真爱”等等,在这样的价值观的支撑下,背叛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特别羞耻的事情,反倒还带有某种“自由”的标签。

对于被背叛的人来说,默默忍受不再是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一种应对方式了,把出轨事件公之于众,然后勇敢离婚反倒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和支持。

由此,大家也更愿意讲述或者谈论出轨了,不忠的能见度也自然提升了。

2、个体的主体感

个体的主体感通俗而言就是个体对自我的重视程度,它是由我们的价值排序决定的。

在以往的时期,人们的价值排序是婚姻大于自我。

因此即便自己在婚姻中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大家也更多地会选择继续维持婚姻。因为在他们的价值排序中,婚姻是第一位的。

而现在的人更多的是把自我置于婚姻之前的。

婚姻不再是人们必交的人生答卷,只有符合需求了,我们才愿意和他人建立关系。甚至对于出轨的人而言,跳脱出既有婚姻反而是自我主体意识的一种彰显。

做出这种选择其实无关道德,本质上是看个体怎样进行价值排序了。

那些选择道德的人,并不是他们生来就讲道德,而是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外在声誉以及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是比自我欲望更优先的需求。

而对于那些选择不忠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把个人需求和感受置于社会规训之前,这种价值排序使得他们并不觉得背叛本身是一种不道德的事情,相反是一种“爱自己”的表现。

当拥有这种主体意识的人越来越多时,出轨行为也就越来越能够被自我合理化了。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就会发出质疑了。

难道发挥主体性的方式就只有出轨吗?怎么背叛婚姻的人反倒扛起了自我解放的大旗,成为了一种超越时代语境下的正义?难道注重自我感受就一定要以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达成吗?

当然不是了。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我现在可以跟你说一下我的结论:在我看来,选择用这种不忠的方式来爱自己,本质上是一种对真实自我的回避。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用婚内出轨的方式来爱自己。

02 为什么很多人只会用婚内出轨的方式来爱自己?

爱自己这三个字说起来就像鸡汤文学一样,人人都能说上两句,可是真的落到实处,人人又都不知道从何做起。

很多人理解的爱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欲望的无节制填充,一种对本能的发疯式喂养。

他们以为只要不停地顺应自己的内心所向就能充分的发挥自主性,做到完全的爱自己。

但其实这是一个十足的误区,因为他们错把假需求当做真需求,错把无底线当做真自由了。

1、错把假需求当做真需求

我曾经好多次跟大家分享过,人的需求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满足的探求,一种是对匮乏的抵消。

前者是在我们能量充足状态下对需求的一种健康的、正向的追逐;后者则是在我们心力低下时所做的一种替代性满足。

我们都很容易察觉到自己的需求,但是却很难辨别那些是真需求,哪些是假需求。

在这个前提下,很多人就会滑落到把手段当做目的的困境之中了。

比如出轨的人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爱或者想要被认同、被理解、被需要,但是他们识别不了这种真实需求,只知道现在的关系让自己感觉不快乐,所以就把逃离婚姻或者出轨当做最终目的,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自由。

很多人之所以会婚内出轨,其实都是因为对自己深层的出轨动机缺乏觉察,因为相比内心的真实需求,匮乏总是更容易被看见。

这就导致我们的很多人生选择其实并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在填补自己的匮乏。遗憾的是,匮乏并不会以这种自以为是的方式得到抵消。

在我接触的大部分出轨个案中,婚内出轨的人往往是痛并快乐着,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痛苦远远大于快乐。

他们看似做出了充分顺应自己意愿的选择,实际上并不会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2、错把无底线当做真自由

真正的主体感实际上是建立在规则和利他的基础之上的。

很多人会觉得自由就是完全不受规则限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很多时候,不用我说,相信大部分人在生活中也会体验到完全的毫无节制并不会让人感觉快乐,反而是深深的无力感。

就像让你一天什么都不用做,随意的吃和玩,可能最开始你会觉得兴奋,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感觉到乏味和倦怠了。

真正的自主性是需要在一定的规范下运行的,真正的善待自己不是任由欲望把自己的生活带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在各种形式上透支自己。

因为当你真的让自己滑落到孤立无援的境地之后,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再以任何形式善待自己。

所以自主性的提升和价值体系的进化并不指向无底线无约束的滑落,那些拿着自由和自爱的幌子去做出背叛行为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真实需求,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够真正的善待自己。

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把自爱和利益挂钩,认为只要自私就是爱自己。因为当一个人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时,很容易让人感觉到他很有主体感。

但是现实是利他才是最高级别的利己,你可能从某一次利己选择中获益,但是人生是个长线买卖,并不是一锤子定义的,善良才是我们多次博弈之后的最优选。

回到出轨行为本身,他实质上就是一种既无法满足自己的真实需求,长远来看也并不能利己的选择。

虽然很多人的感受是婚内出轨的人变多了,但是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人类在推翻旧有桎梏后的一种无序状态。

当更多的人学会善待自己时,我们就会慢慢的建立起有序,不忠这一现象也会从源头上得到改善。

也许我们无法靠自己的单一力量提升整个社会的忠诚度,但每个个体都可以努力靠近真正的自由或者说自主性。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学会了解自己、善待自己。

内容来自嘉待情感老师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以及优秀内容搜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ijiadai.com/articles/view-11784.html
相关精选情感文章
嘉待情感专题,离婚冷静期手册
嘉待情感专题,恋爱脱单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