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分手后无缝衔接的人?
看到很多人回答说,这是早就心理出轨或者备胎无数。
我想说点不一样的,那就是--“人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寻找替代方案”。
无缝衔接的人,一方面他迫切需要用另一段新的感情,来填补失恋带来的缺失、痛苦和失落;另一方面,可能原本的感情已经在恋情存续期间被消耗殆尽,分手即解脱,可以迅速重启新生活;还有一方面,这个无缝衔接的人,有足够的能力找到替代方案(潜在恋爱对象)。
这或许与心理出轨或者备胎关系并不大,而与处理痛苦的方式--迅速替代,以及自身寻找替代方案的能力有关。
如果自身没有异性缘,就算想要出轨、存储备胎,也是很难的,所以,无缝衔接的背后,也代表着有寻找替代方案的能力。
用新欢来疗愈旧的伤痛,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式,但是不得不承认,确有奇效。
需求定律:
经济学里需求定律,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需求第二定律的含义,是说,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能够选择更多的替代方案,能够形成更多的对策。
人是有本能去找更好的替代的,就比如要你把自己的旧车卖掉,挺心疼的,那可是陪伴了你几年的车车,性能也不错,也很有感情。
可是,卖掉之后,再添点钱去买辆更好更新款的车,那一下子就不心疼了,反而还有点小期待。
我们人本身,就因为具有这种寻找更好替代的能力,才发展出现在的人类进步。
当我们靠走路无法达到更快的速度的时候,积极寻找替代方案,才开始发明马车,当马车无法满足我们需求,才开始想办法造出蒸汽机,以及蒸汽机的交通工具……
当我们的前任,无法满足我们共度一生的需求的时候,我们开始考虑分开,并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伴侣。
而题目中的无缝衔接,只要是在结束恋情后,才开始考虑下一个买主,就不算背叛。
在我接触到的情感案例中,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我取其中几个典型的,综合成单个案例,来分析分析他们是怎么想的。
01深情耗尽类型:
没有人规定失恋后一定要痛苦多久,或者是一定要空窗多久。
每个人调整情绪的方法并不一样。
有的人会空窗很多年,在失恋的伤痛中很难走出来;也有人结束上一段恋情之后,很快觉得自己遇到下一个真爱,立马投入下一段恋情。
现实案例中,我见过有的人在恋爱或婚姻中,口口声声说自己珍惜感情,却在行动上,根本不顾及另一半的真实想法。他们肆无忌惮地用作闹、冷暴力或者言语上伤害对方,挥霍对方的付出,直到最后无法挽救,分手在即的时候,才开始来找我,说想要改变局面;
我也见过在感情里用尽了力气,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对方合理的回应。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望中,逐步脱敏,渐渐削弱对感情的投入。然后在最后分手的时候,绝望到底,感情归零。于是义无反顾地离开恋情,不再有丝毫留恋。
绝望到底的这种,是特别容易放下的,因为已经深思熟虑,并用尽过全力,逐步脱敏。这类在理性的男性群体里比较常见。
所以总是会有妹子提问:“为什么男生分手那么绝情?”那是因为深情已经在之前就被耗尽,而理性浮出水面。
既然没法走下去,脱敏又逐步达成,理性分析之后确实没有继续在一起的必要。那何不就此收回自己的感情,然后大步向前,重觅新欢?
如此投入过的人,我们不能单纯地用“TA心理出轨了”,或者“有备胎 ”,来猜测TA。
这样的人,只不过分手后,重新做回自己罢了。
痛不痛?痛!
回不回头?不回头!
为什么不回头?
因为不想再痛!不想再错付!
既然不回头,为什么不赶紧整理好自己,投入下一个人怀抱?
狠,是狠了点。此时不狠,更待何时?
我反而觉得,那种在感情中不够投入,在分开后又难以自拔的人,才是真的狠(sha)。
因为他们把“好好爱”和“好好单身”都没有完成得足够好,最终搞砸了一切,搞砸了自己。
搞砸了自己,赶跑了深爱的人,还不“狠”(sha)?
举个案例:
一位男性学员大力,他曾因为前女友出轨,他很痛苦,来找我做过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之后,不到一个月,他就来告诉我,有新的姑娘喜欢她,他打算开始新恋情。
他这个在外界看来,就是典型的无缝衔接。但是我最清楚,他和前女友分开的时候有多痛苦。甚至在刚开始的咨询过程中,他难受得几度哽咽。
因为和前女友在何时结婚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大力和前女友冷战了两周,两周后前女友跟他道歉并和好。大力却在女友手机里,意外发现前女友在几天前跟别的人睡了。大力质问前女友,对方非常后悔,并祈求原谅。
可是大力太痛苦了,他本来在结婚问题上对前女友非常内疚,可是被绿了的这件事,像晴天霹雳一般,把他打倒在地。
他没有办法继续。
分手后,我帮大力做了一个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分析和反思恋情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从根源上找到他以前经历中导致的不安全感。
原来,在以前他在澳洲创业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困境,当时的女朋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任由他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承受痛苦。那段经历,才是他内心对婚姻没有安全感,不愿意着急结婚的真正根源。
在帮助他修复安全感的疗愈中,首先,我辅以情感日志等实用的方式,让他从侧面观察自己的想法变化;其次,通过与我对话的过程,引导他重新认知在各段恋情中出现的状况,重新思考和调整认知,逐步修复他的不安全感。再次,我鼓励他多跟朋友们出去玩,认识新朋友。
他从刚开始的每天晚上难过,逐步到情绪平稳,然后开始参加车友会的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就是其中一个朋友介绍妹子给他认识,并且那个妹子对他很感兴趣,向他主动示好。
大力跟我说,新的妹子虽然跟他原来的喜好类型不一样,但是好像很不错的样子:大长腿,笑起来很可爱,而且家境也非常好。大力开心地说,他想要尝试新的恋情。
于是,在大力跟前女友分手36天的时候,他跟新女友在一起了。
这样的无缝衔接,如果并不清楚过程,可能会让旁观者觉得:“真是个渣男。”可是,深度接触之后,能够发现这又合情合理。
自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真的并不是先入为主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逻辑和独特的经历,这导致他们对同样的事情,解读结果完全不一样,行为也不一样。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感情被消耗殆尽,重新开启新生活的“无缝衔接”。
下一个类型,我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
02 逃跑类型:
从生物学角度看,当动物面对外来的袭击时,会有三种应对方式;对抗、逃跑和暂时静止。
而无缝衔接的人,往往抱着“逃跑”的心理,用新恋情来覆盖旧恋情带来的伤痛,用新人来代替旧人,用新的恋情来填补失恋带来的缺失。他们认为,这样就不会痛苦了。
一方面,他们用新的恋情对前任说“你看,我不是没有人要”;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说:“你看,你又逃过了一次爱情的痛。”
但实际上,新恋情是不是能够顺利,旧恋情是否处理干净,有没有埋下炸弹,都不得而知。
逃避,是动物界的天性,人类也不例外。
我曾接待过一位可爱的女性,她青春有活力,虽然失恋,但是该笑的时候依然笑容灿烂,哭的时候,当然也痛哭流涕。我们叫她小纯吧。
小纯的第一段恋情是被分手的,她22岁,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对方毕业去了其他城市,并且顺理成章提出了分手,理由是异地。小纯很难过,但是在现实面前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在她新入职的公司,有很多人追她,她为了逃避失恋的痛苦,答应了隔壁部门经理的追求,迅速开始了第二段的恋情。这个时候,距离上一次分手,才十天不到。
小纯的性格,是典型的小女孩,粘人,需要很多的陪伴和关怀呵护。而同公司的这个新男友的出现,完美地弥补了失恋带来的缺失。不仅如此,新男友还给到她许多工作上的指引,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会帮到她,小纯因此非常享受这段新恋情。
可是不久之后,因为“无缝衔接”埋下的炸弹,还是爆发了。
小纯过于粘人,过于渴求关爱,从初恋开始,她就什么事都要男友帮忙。后来分开,也是因为男友比较烦恼这一点。但单纯的小纯,分手之后,并没有给自己留足够的反思时间,匆匆忙忙从一个人的怀抱,转而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
不久之后,第二段恋情开始爆雷,新男友年底工作特别紧张。一次连夜加班之后,小纯因为新男友没有陪到自己,而大吵大闹,开始作,开始吵架。小纯说:“你一点也不关心我,只知道工作,你到底爱不爱我啊?”新男友很憋屈,也只好容忍。
可是这样的次数多了,小纯经常作闹,完全不管不顾,新男友终于忍无可忍,开始长时间冷战。
小纯来找我的时候,就是新男友冷战3天之后。小纯哭着说:“他都不理我,我们在一个公司上班,他都懒得跟我说话,你说男人是不是都这个样子啊,得到了就不珍惜了?”
仔细分析才发现,小纯从小缺爱,特别需要人关爱,所以她在亲密关系中,容易陷入满眼都是对方,随时都要粘着对方的状态。小纯也没什么朋友,尤其是恋爱之后,更是连闺蜜都没怎么联系了,她一门心思都想着新男友。
当然了,我后来帮她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从根源上帮助她缓解缺爱的心理状态,让她在行动中逐步独立做一些事情。我和她一起,挖掘她的兴趣点,可是她总说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也没有什么擅长。
到后来,我发现她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而且她的工作是秘书,平时也会起草一些文件。于是我鼓励她开始练习写作,刚开始不知道写什么,就从随笔开始写起。通过作品,来重塑内在的信心。
同时我鼓励她参加一些写作爱好者组织,参加一些线下的活动。这样增加社交,可以让她在与新朋友的互动中,建立内在的自信。
诸如此类的行动之后,小纯和男友的关系也开始缓解。新男友发现小纯不再天天粘着自己,反而开始好奇。而小纯从写作和新朋友中,获得的自信,让新男友刮目相看。
当一个女人开始独立焕发自己的光彩,不再依附于男人,她才更加有魅力。
嘉待情感老师总结
“人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寻找替代方案”,我们从人性特点上分析了“无缝衔接”背后的逻辑。
但“无缝衔接”看起来洒脱,而恋情结束之后的复盘和反思,个人的问题暴露和个人提升,才是重中之重。
无论要不要“无缝衔接”,也不必猜测对方“无缝衔接”背后的原因,每一段恋情的结束原因,都会放大内心的问题点。
不要轻易放过这个提升自己的好时机,不要被“无缝衔接”蒙蔽了双眼,那看似没有痛苦的新旧交替恋情,容易导致错过“完善自我”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