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婚姻能幸福长久?有这3个特质的

嘉待情感
2023-07-07
1619
22

婚姻到底是一个人的事?还是两个人的事?

以下知乎是否结婚,是一个人的事;结婚后过得好不好,则是两个人的事。

01 要不要步入婚姻,是一个人的事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事。

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才可能做出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1)做出正确抉择的前提,是拥有完整的“自体客体”,从而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从心出发。

自体客体,就是个体从小与父母、同伴之间建立起来的需求联结。

内在需求越能够被满足,个体心理就越健全;否则,存在一定心理缺陷,需要后续做出弥补。

《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松子一生无疑是不幸的,她渴望亲情、爱情、友情,但这一切,都与她的期望背道而驰。

因父母偏心,松子从小得不到关爱,在长期被忽视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她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因此,一生都在寻求外界的认同与喜欢。

为了获得别人的青睐,她会不由自主地讨好、迎合,甚至一再降低自尊,放弃自我价值和利益。她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换取父亲的关注、伴侣的呵护和同伴的关心。

但是中了“缺爱木马”的松子,并没有察觉“内在系统”的崩坏,也没有尝试停下来仔细“检修”。而是让“程序”一直错误地运转下去,这加深了她的不幸,也让她一度坠入深渊。

她如同一个溺水的人,频频等待救援,或是拼命抓住身边的“救命稻草”,彼岸却遥不可及。

内在需求的空缺,让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好用尽可能抓住的一切,去填补那个心灵的“黑洞”。

此外,别人愿意给什么,她就接什么,不加分辨,全盘接受。

在爱情中极度卑微的松子,将希望不断寄托在另一半身上,渴望被关爱和拯救。而她内在的“匮乏”,只能不断吸引来并不珍惜她的男人。

松子其实也是现实中一部分女性的真实写照,由于幼年的“自体客体”未被满足,导致内在有一部分是“虚空”状态,往后也一直在寻求补偿的路上。

现实中,不乏松子一样为了别人满意而活的人:结婚,是因为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想要给父母一个交代,而不是“我想什么时候结婚”;择偶的标准,是遵从父母的要求和现实世界的既定准则,而不是“我的标准是什么?”

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是建立在家人快乐和幸福的前提下,而不是“我真的快乐吗?”

选择和谁结婚,考虑的是,对方能否给予自己足够的物质或情感需求,而不是“我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人。”

……一切“唯外界视听”,却唯独忘记了,结婚,终究是自己的事。

唯有遵从自己的内在需求和真正意志,才谈得上对自己人生负责。

2)学会与内在自我产生深度链接,才更懂得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了解和洞察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需求及思想等。

比如,当身边人告诉你:“该结婚了”

“年龄到了,赶紧找个人嫁了吧”

“有个关心你的人,我们就放心了”

……诸如此类的声音,首先在内心进行“过滤”。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正确的,外界的声音都只是参考,那仅仅代表别人的主观意志。

要清醒地意识到:选择婚姻,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继承父母之命;婚姻不是“救赎”,自己才是自己的“光源”。

因此,你要考虑的,是:“我是不是想要结婚”

“我是否准备好了”

“我是因为想要获得一份关爱,才走进婚姻?还是因为我本身就是完整的、美好的,与另一个人组建家庭会更幸福。”

如果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那也不用急着下结论。

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光,先从内心培养起自信和力量,有一份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作,有一些可以更加丰富和充实心灵的兴趣,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

无论外界有没有人给予你爱和肯定,你首先是爱自己的。

爱自己的一切,性格、外貌、内心,包括一切本身的不完美。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是破罐子破摔,而是接受了,才有改变的可能。

这份植根于内心的爱,会促使改变发生,有想要变得更好的冲动,一点一滴去精进、完善。

无论结不结婚,自我的完善与成长,都是此生的“必修课”。

当我们本自具足,并不需要依靠外界来满足或补偿内在的需求,有独立且强大的人格。

婚姻就不是一种需要依附或存在束缚的关系,单身也好,结婚也罢,都可以生活得相对很好。

02 能否在婚姻中获得幸福,是双方共同经营的结果选择了与自己情感和能力等方面基本匹配的一个伴侣。

接下来,在双向奔赴的婚姻中,合作、成长、课题分离,是关系双方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唯如此,才可能在婚姻关系中,找到一种“平衡”。

1)婚姻关系的本质是共同合作夫妻双方既是伴侣关系,也是“合作”关系。是基于互相关爱、平等、尊重、合作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如果一开始把婚姻幻想得过于完美,渲染一层爱情至上的浪漫色调,难免在往后的一地鸡毛中产生心理落差。

不妨一开始就客观地看待这份关系,保持“分工明确”,反而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经济学家薛兆丰提出过一个“合伙式婚姻论”:“如果能用经济学思维理性看待爱情和婚姻,人们在情感中的风险和痛苦,可能减少一半。”

相当于给感情的情感中注入一些理性的思维,乍一听感觉有些不近人情,其实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没错,婚姻其实就相当于两个人合伙开“家庭公司”。

男女双方都需要投资(时间或经济成本)、经营,承担相应的责任,尽到应尽的义务。

秉持“合作”理念,可以在婚姻相处过程中,减少过分依赖或要求,彼此拥有更加独立的人格,学会尊重对方的想法与感受,减少家庭矛盾。

有明确的分工协作意识,可以降低期待值,为完成共同的心愿和目的。

夫妻双方各自懂得让步,在相互磨合中达成一致观念,相互扶持,共同维护家庭的利益。

有温度的合作关系,会成为婚姻关系稳定长足发展的利器。

2)伴侣双方各自都需要完善自体,不断成长结婚,只是伴侣双方各自在社会上多了一个丈夫或妻子的角色。

但无论扮演哪个角色,每个人首先都是他/她自己。

自体的健全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在婚姻当中的体验感、幸福感婚后各种反映在对方身上的问题,无疑都有自己内心的影射。

没有人天生就是经营婚姻的天才,一切能力都在于主动“习得”。

只有伴侣双发愿意主动完善和成长自体,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①觉察在关系中的体验与感受,尝试“共情”

鉴于自体视角的限制,受过去经验、感受的干扰,我们对于自身、他人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往往是主观的、片面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伴侣相处中,尽可能回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上来,减少抱怨和批判,尝试共情与理解。

不满、抱怨、厌恶等情绪产生时,一定是对方做错了吗?也可能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先验情绪,迁怒于对方?比如,受到幼年父母情绪状态的影响。

内在的某种需求不被满足时,一定是对方的责任吗?也可能是自我的需求过多、期望过多,让对方的付出过度“饱和”?

痛苦的感受来源于哪里?是受害者思维影响,还是本身的不完美,感到无能为力?

……尝试共情和理解,懂得换位思考。有了内在情感的“调剂”,就能够让关系中一部分矛盾得到弱化,看清问题的根源,不被情绪“奴役”。

②拥抱内在感受和想法,学会在关系中自洽当你把心思总是倾注在对方身上,密切关注对方的举动,他/她的喜怒哀乐也会牵动你的情绪变化。

与其将对方视为问题的焦点,不如学着改变自我,在关系中学会自洽。

通过觉知自己的体验,主动学习、探索和反思,尝试共情、理解这些体验,使得心理功能得到逐步健全、完善和发展。

通过冥想练习,倾听内在的声音,拥抱自己的不完美,通过专注自我感受,让自身的能量不断回流。

必要时,伴侣双方需要互相帮助,促成各自自体的健全与发展。

自体得到发展和成长了,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

从而也理解周围的人、事、物及环境,更能够产生“共情”、接纳,内心变得柔软、坚定,也会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3)婚姻关系中伴侣双方需求的变化如果伴侣双方在各自完善自体的过程中,一方或对方的感受、需求发生了变化,那就要再次觉察,重新作出选择。

不过,婚姻关系往往会将两个独立的个体绑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楚,哪些需求和感受该自己负责,哪些需求和感受该对方负责。

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相处久了,伴侣双方从爱情关系可能升华为“亲情”关系。

潜意识中认为,有些事自己不说明,对方也能会意;有些要求自己不提,对方也一定能做到。

但事实上,两个人依然是独立的个体,并不能完全对彼此感同身受。

这就需要伴侣双方学会做“课题分离”。

03 在婚姻里做好“课题分离”,获得幸福同时拥有自我亲密关系中,我们潜意识中将对方和自己视为一体的。

因此会在意对方的态度、评价、行为等,有时因为一个言语或举动,就能将自己“困”在原地。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核心理论,叫“课题分离”。

该理论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1)做好课题分离伴侣双方,都要为各自的需求和感受负责。

区分哪些“课题”是对方的,哪些“课题”是自己的,树立起“边界意识”。

比如:在伴侣对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你只需要判断要不要接受他/她的要求,对此客观地作出回应,你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这是你的课题。

至于他/她怎么来处理你的回应,会不会感到生气、失望,会不会误判,那就是他/她的课题了。

你不必因为作出了拒绝的回应,而感到歉疚。

一些人在婚姻关系中,倾向于付出型,那么付出多少,就是他/她的课题,至于对方有没有回报,回报多少,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得不到和预期相应的回报,就闷闷不乐、失望、懊恼或怨恨——这些其实都是在涉足对方的课题,被对方课题干扰所致。

不过多干涉对方的课题,这是促成良好关系的基本原则。

2)伴侣双方经营好各自的“课题”

一方所能做的,只是去经营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越过“界限”,才是烦恼的开始。

你可以安慰、理解、关心对方,产生共情,但不能代替对方去完成“未尽之事”。

正如那句谚语所说:“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婚姻当中遇到矛盾时,少不了会有争执。

之所以会有争执,是因为触犯了各自的界限,且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干预了对方的课题。

争输赢、论对错,不可否认,在当时的“场景”中看起来重要。

但若将其放置到整个婚姻关系或整个生命长河中来看,这种“过于自我”的表达,并不利于自我课题的完成和婚姻关系的发展。

争论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需要明确各自的课题,从而去细化和完成“任务”,而不是任何一方占上风,取得“压倒性”的暂时“胜利”。

诚然,亲密关系中,会有一个“权力争夺”的阶段,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在磨合中产生了弱化,有些伴侣则一生都处在“敌对”状态中,永远强调自我的正确性、重要性,否定、排斥甚至打压对方,成为一种习惯。

一旦潜意识个性占了支配地位,结果就是改变不成,反而引发系列矛盾,让双方都不愉快,自己也陷入情绪内耗。

即便对方勉强遵从了另一方的意志,在内心也会压抑自己的不满,这种暂时看起来压倒性的胜利,都可能成为婚姻关系的潜在隐患。

对方会认为你控制欲太强,让他/她失去了自由,对你的好感逐渐打了折扣;你越是要求对方改变,他/她越是要违背你的心意,反其道而行之,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你单方面的“我为你好”,可能在对方眼里,其实是一种干预和束缚;你自以为对方如果真的爱你、在乎你,就应该服从你的意志,实则可能是一种自恋情结在作祟,或是自私、偏执心态的无限膨胀。

……自体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认为:“一个成年人去控制他人,其实是把他人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自体客体),更接近于期望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意识,而并不是真的想要控制他人。”

这就需要伴侣双方在关系中,学会正确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和分辨,哪些方面是自己需要去改进和完善的,哪些是对于对方的课题,自己不能“越权”的。

必要时,也可以一起商量对策,帮助对方一起完成各自的“课题”。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

正如同太密集、太满的空间,会给人紧张感、压迫感和束缚感,亲密关系也是一样,过密则疏。

懂得做“课题分离”,就相当于为亲密关系适当“留白”,让双方都有相对自由“呼吸”的空间。

总而言之,是否进入婚姻是一个人的事,而婚姻关系一旦形成,就不再是一个人的事。

内容来自嘉待情感老师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以及优秀内容搜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ijiadai.com/articles/view-11723.html
相关精选情感文章
嘉待情感专题,离婚冷静期手册
嘉待情感专题,恋爱脱单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