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鲁迅创作了短篇小说《伤逝》。这是鲁迅唯一一篇讲述男女爱情的作品,在小说中,女主人公子君被涓生抛弃后,无法回归家庭,也无法进入社会,最终病饿而死。在鲁迅看来,只有妇女真正掌握了经济大权,参与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局限在小家庭里,不把婚姻当成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解放”和“自由”。
82年之后,一位痴迷鲁迅的女作家亦舒,则把子君与涓生的故事搬到了80年代的香港,写下了小说《我的前半生》。
我也一直认为亦舒的笔是有魔力的,《我的前半生》就是又一部经典,着重推荐姑娘们看一看,剧集不仅有靳东、马伊俐、陈道明各种老戏股各飙演技,内容也充分反映了现实。
亦舒的尖锐、苛刻,跟张爱玲如出一辙。她是现实的,直视人性的阴暗面,揭下了爱人、朋友以及亲人之间那层温情的面纱。
什么“朋友之交要淡如水才长久,自嘲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再或者“活一把年纪,什么叫爱,什么叫恨?充其量不过一句“有好感”罢了。
前两句乍一看与常理思维不同,细细一想又觉得有道理,后两句是大家都明白的视力,写出来却仍能直捅心底。
亦舒小说的表层题材是言情,但本质主题却深入到人性和性别等诸多命题,思想倾向、现实深度和人生哲理都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
女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婚姻的意义究竟何在?
性别的差异永远存在,男女的相处之道,其实一直在变化。
亦舒小说与其它流行小说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她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亦舒呈现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只有彻底移除女性内心深处“依托男性”的情结,女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幅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了又试,却没人买,试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
婚姻和爱情该是点缀而非束缚。有了它们可以让你的生活锦上添花,没有也依然可以活得风生水起才行。不要浪费精力去想什么样的男人靠得住,也不要费尽心思去想怎么才能拖住他一生一世。
一个女人如果只是为了爱情,没有自己的空间,那在这段婚姻里就会始终都会处于弱势。婚姻也需要经营,更需要努力。
可以享受当下,但也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提升自己的魅力,做一个有质感的女人。
没有人会一直被人呵护,更没有人会一直完美无瑕。命运的轮回是一直在旋转的。你必须为你的行为买单,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要你够努力,够独立,够善良,命运就会善待你。美丽而沉淀了的女子,运气总不会太差。百步之内,必有芳草。
独立,对一个女人很重要。除了财务上的自由,还要有真正的人格和生活上的独立。合则聚,不合则散。
依然客客气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算被抛弃,大不了痛哭数日,然后哪里跌倒哪里再爬起来,收拾心情重新做人。这是亦舒小说最大魅力所在:教你如何做一个坚强、独立,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就像剧里的唐晶(袁泉)所说:“谁生就的劳碌命?这世界像一个大马戏班子,班主名叫‘生活’,拿着皮鞭站在咱们背后使劲地抽打,逼咱们跳火圈、上刀山,你敢不去吗?
皮鞭子响了,狠着劲咬紧牙关,也就上了。没有人能够帮我们,以前小时候我也曾拥有过偶像,后来我发觉,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只有我才会帮助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难关。”
这世上最靠得住的只有自己。你可以的,我们都可以,人都是这般活下来的。真正的尊严和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
靠自己,累是累一点,不过收获可贵,自力更生才是正经。 人生的主人,从头到尾只有你自己。
我不禁悲伤起来,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呢。
这世间所有处处闻啼鸟的晨,必然都会经过无数个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夜。转眼二十七年,我不怕老,就怕自己一事无成。
对于我来说,谋取感情是比谋生更为艰难的事。无爱无伤,半生仓皇。时刻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一直扮演着尝百草的神农或者研究猩猩的珍妮·古道尔。
只期望,所有的千山万水只为伏笔,总有一天我会遇到那个姗姗来迟的你。
当我四十岁时,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配偶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自爱,沉稳,然后爱人。只有自爱的人才有资格爱人。
如果我不符合你的标准,请你自便。
美貌也罢,财富也罢,都是锦上添花,我们并不奢望做亦舒笔下婉转灵动的奇女子。但我们必须记住一点,女人最要紧的一件事是自力更生,这便足够了。那样的我,即使输掉了爱情,输掉了婚姻,也不会输掉我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