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学员玉姐,20年才放下对某个人的执念,不再等待。听了她的故事我有些感动,更多的是唏嘘。
人生很苦,其中三苦,常用来形容爱情:求不得、怨憎会、爱离别。
求不得,却无法停止求索,得不到,还在等。等待成为了生命中最自然的事,苦,是真的苦。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苦可解。
爱情本身,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东西,它能控制你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又将它放置在哪个位置。
前苏联作家阿巴巴耶娃这样写道:“离别对于爱情,就像风对于火一样:它熄灭了火星,但却能煽起狂焰。”
纯感性的爱情需要理性的辅助,才能合理存在,当你以年为单位等待的时候,试试理性一点,来看待爱情。
01爱情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爱情来自“自我投射”。
为什么你爱上的是这个人?或者这个类型的人?而不是其他人?追根朔源下去,会发现这个人的某些特质,会满足你“自我缺失”的部分。
玉姐的经历很戏剧化,她是弃婴,0-3岁由当地卫生院的工人照顾,4岁的时候被镇上一户人家正式收养,养父养母家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儿子。
养父养母对玉姐其实很好,可是玉姐总觉得跟他们有距离感,只有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让她觉得很亲。
等玉姐长到青春期,哥哥念大一的时候,带了女朋友回家,玉姐才发现自己对哥哥不止是哥哥那么简单。她发现自己不仅痛苦,而且嫉妒。
但是在那个年代,那个小县城,这种复杂的情感是无法宣说的,等到玉姐考上省会的大学,离开了原生家庭,这让人窒息无处释放的情感才有了些出口,她尝试着与追求自己的男生交往,却发现自己很难爱上谁,就算勉强和对方在一起,也坚持不到半年,便会颓然放弃。
直到某一年,哥哥决定要结婚了,看着眼前的“嫂子”,玉姐的世界瞬间崩塌。
我们体内的“爱”被激活的原点,来自于“父母之爱”,父母给与我们爱的方式,便是日后我们构建亲密关系的模式。
对于玉姐来说,哥哥既是亲人,又是她爱慕的人,同时还是她没有得到的“自我”,一旦哥哥结婚离开了,她的几乎全部自我都被剥夺,她的世界安能不崩塌?
02当我们无限等待的时候,我们执着的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执着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紧紧抓住不愿意放手的,是那些美好的时光,还是得不到的痛?都不是。
我们的“自我”从萌芽开始,就带着深深的恐惧,恐惧残缺,所以我们拼命寻找另一半,希望得到圆满的感觉;恐惧消失,所以当我们发现这种“圆满”得不到,无法实现,我们会如此痛苦,犹如自己也被撕裂。
我们执着的只是我们的“自我”,那个我们以为圆满了的自我。自我的残缺是必然的,是无法通过外物补全的。
每一次恋爱,每一次投射,其实都是潜意识在给你机会,给你机会看清楚眼前的人,看看他是什么样的,如何吸引到你,为何你执意要和他在一起,再去回忆看看,借助这个机会,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缺失是什么?
需要放下的执念,又是什么。
03
当你觉得自己得不到爱的时候,
便去给予爱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公式,我让玉姐首先破冰的地方,便是养父母。
玉姐已经中年,养父母也快要70,对于一对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的老人,辛苦将自己养大成人这一点,是否应该心存感恩?
一两个月都不回家一次,也没有一个电话,照顾二老全是哥嫂一家,这样是否说得过去?就以这感恩之心为起点,多关怀养父母一些,便是我对玉姐的建议。
玉姐照做了,一周固定回家一次,陪父母说话,做家务聊天,一开始这只是她按照我的叮嘱完成的作业,渐渐的,她有了变化。
在一次聊天中,父母说起她小时候的一件小事,说到开心的地方,父亲开怀大笑起来,在那一刻,玉姐说她心底忽然浮现出一句话:“他们是爱我的”,紧接着便是泪如雨下。
接下来事情便更加顺利,玉姐说她好像感受到了某个强力的磁场,吸引着她不断往家里跑,她从一开始的小心尝试,到后面内心涌出陌生而强烈的爱,让她整个人犹如新生。
玉姐说:“我终于感受到了快乐”。
当玉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的时候,她便发现,她对哥哥的执念变轻了。曾经不回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面对哥嫂一家,现在已经能够坦然相处。
内心被堵塞的通道一旦打通,我们便可以从多种渠道接受到爱的感受。
通常对于失恋的人,我们常说,多社交、多和朋友呆在一起,也是基于这个道理。只不过,那是治标,而通过自我探索的方法,在解决了症结之后的扩大社交,则是标本兼治 。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多美好啊,除了爱情,还有朋友、同事、宠物、花草,甚至是陌生人,一旦你的内心能否自我圆融,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给予爱的能力,可以对很多对象付出善意,同时收获满满的爱。
到了咨询的尾端,我问玉姐:“是否想过向哥哥坦白曾经的心意”?玉姐想了想,说:“不用了,那只是我自己的事,又何必给他的家庭带来困扰?更何况,他现在就只是我哥哥而已了”。
再后来,玉姐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士,她说:“我这失败的初恋绕了二十多年,终于还是走出来了”。
以年为单位的等待,眼见是在等一个人,实际上,如同玉姐,只是在等一个真正的答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