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学员,在婚姻遭遇出轨时,会咨询我:我到底该不该原谅背叛我的人,如果原谅背叛我的人,我还能过得好吗?
或者选择原谅后,婚姻并没有往预期的方向发展,过得不尽人意,她们不禁怀疑当初原谅伴侣的决定是不是错的——是否一开始我就不该原谅他?
婚姻遭遇出轨,带来的是巨大的心理痛苦和煎熬,在艰难原谅对方后,有的人重建关系获得幸福;
有的人看起来原谅了伴侣,实际并没有从出轨的创伤中走出,内心深埋一根刺,无法再相信伴侣与婚姻,婚姻形同鸡肋;
有的人再次遭遇伴侣出轨,大受打击,觉得当初选择原谅对方简直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也有人,最终发现原谅对方并不值得后,选择结束婚姻,重获另一段幸福的亲密关系……
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多变,但“过得好不好”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想听实话吗?实话就是80%左右的人原谅了伴侣的背叛后,过得并不好。
因为很多人选择原谅要么是为了孩子,要么是放不下对方、放不下这段感情。
而这种原谅更像是一种妥协与无奈,结果就是越妥协越不甘,越想原谅内心越痛苦。
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就是遭遇背叛后内心的创伤没有得到疗愈,没有以出轨事件为契机
获得自我的成长。
所以即便是原谅了,也很难放下内心的芥蒂,恢复彼此的信任,真正幸福地生活下去。
接手了大量的婚姻出轨个案,我深深理解遭遇出轨给当事人带来的痛苦,选择原谅伴侣的挣扎与艰难,原谅后的怀疑与不安……
无论当事人是获得从“关系问题”到“自我成长”的人性发展,越过越好;还是仍处于有关“爱”、有关“自我”摸索的障碍与道路中,对现状感到不满迷茫,背后都是同样有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
01.原谅背叛自己的人有多痛苦?
在我接触的个案中,有这样一位学员(以下所有个案分享均已获得来访授权去信息化匿名分享):
她在婚姻遭遇出轨后原谅了对方。由于她在关系中过度依赖对方,她始终感觉伴侣不再值得信任,尽管伴侣回归家庭生活并有所补偿——早晚报备行程和视频打卡,但她觉得只要伴侣不在身边,她就无法感到安全。
她在生活和情感上完全依赖伴侣,也因此无法做到发自内心地原谅。
渐渐地,伴侣感到出轨这件事成了二人婚姻中“永远过不去的坎”,对维系关系变得动力不足,表现有所“懈怠”。
这种懈怠又进一步加剧了学员的不安全感,双方在婚姻中的体验感陷入负面循环,呈现出来的就是毫无交流的冰封状态和不时爆发的激烈争吵。孩子也表现出“厌学”。
学员为此痛苦不堪,自觉原谅对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却又无法真正下决心结束婚姻。
让学员看到,目前婚姻痛苦的体验,是源自于她并未从出轨创伤中走出,很多情绪反应未必是当下的客观真实,而是创伤后续的应激反应;
过度依赖显示自身独立性是需要成长的部分,将自身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将会变得脆弱与被动。
这些都使她在原谅伴侣后,无法做到对伴侣心理上的接纳,因而在推动婚姻朝好的方向发展上,缺乏动力与建设性的努力。婚姻也就每况愈下。
另一位学员:
她在婚姻遭遇出轨并进行自我疗愈后,选择原谅对方,希望可以为自己的婚姻再坚持一下。她尽可能选择相信伴侣,并以往常的状态与伴侣相处,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对自己内心的觉察。
当伴侣再一次出轨时,她没有沉浸在痛苦中,而是选择结束婚姻。目前找到了一个愿意真心接纳她和女儿的人,重新获得了幸福的亲密关系。
可见,原谅出轨的伴侣后,不管双方的婚姻呈现出怎样的状态,都不妨碍你依然可以过得好。
区别在于,你是将“过得好”放眼在更大更广的生活范畴,还是仅仅局限在眼前的这段婚姻中。
这种敞开的心态,可以帮助你在眼前的这段婚姻中,聚焦在内心感受和需求上,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过得好”上,而不是充满担忧与焦虑。
当然,来咨询的个案中,也不乏原谅对方出轨后,婚姻比从前更好。
夫妻双方以“出轨”事件为契机,基于构建婚姻幸福体验感的共同目标,双方深入各自要成长的课题,开始面对和解决导致出轨发生的“原因”——过往婚姻的固着问题,从而获得较出轨前更为亲密和谐的幸福感。
那些原谅出轨的伴侣后,依然过得好的人,她们有一个共同点:从出轨创伤中走出,并拥有了让自己过得好的能力。
她们从创伤中走出,意味着她们不再有“受害者”心态,而是选择自我成长;
她们尽量减少出轨创伤在当下婚姻中的影响,直面婚姻的固着问题,推动婚姻良性发展;
她们始终保持对自己内心的觉察,不被外界的声音干扰,并忠于内心的声音;
她们重新审视和定义婚姻对自己的意义,真正懂得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但过得好始终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她们承担起了自身命运的责任,不再交付于人,选择让自己过得好;
她们在感到婚姻是对自己的消耗时,可以及时止损,并有勇气重获幸福;
她们获得了自身的主体感,并坚持自我成长。
至此,她们拥有了让自己过得好的终极能力。
生活充满着随机与偶然,我们也从来无法真正控制一个人,我们无法保证个人、婚姻或者生活永远是理想的样子。
原谅背叛自己的人后,从出轨创伤中走出,并拥有让自己过得好的能力,是让你过得好的真正原因。
而相应地,出轨事件从未过去,一直影响后续的生活,把从创伤中疗愈和获得幸福的责任,全部寄托给伴侣、当下的婚姻中,也就很难让自己真正过得好。
02. 想要过得好,必须学会疗愈内心的痛苦
从创伤中疗愈,意味着我们选择让出轨事件真正结束,不再影响后续的生活,从而可以聚焦在当下的婚姻中,看见导致“出轨”的原因,开始面对和解决过往婚姻中的固着问题,这是出轨事件结束后,双方关系发展的真正起点。
接纳情绪,看见需求
伴侣出轨带来的伤害包括对自我产生怀疑,爱与婚姻信念的崩塌,情感中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那些最核心的关于“爱”和“自我”的认知被动摇,这个过程伴随的感受通常是强烈的愤怒 、悲伤与无力感。
情绪背后代表着需求,那些愤怒与悲伤,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婚姻中被尊重和重视,需要“爱”与“忠诚”的体验感。用正确的方式向伴侣坦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让出轨这件事过不去的,很多时候是我们不接纳内心的真实情绪。被压抑的情绪从来不会消失,直到你看见它背后的需求。
恢复自尊,接纳对方
伴侣出轨带来自尊的损伤,我们需要正确看到伴侣出轨这件事情——出轨行为只代表伴侣是怎样的人,不代表我够不够好。
不因需要掌控感,而让自尊背伴侣的锅。也可以寻求身边朋友同伴的情感支持,重拾自信。
当我们能够看见内心的需求,自尊得以恢复,也就开始能从心理上去接纳对方,做到真正的原谅——与伴侣达成真正的合作,而不是“表面原谅实则对抗”。
面对固着,自我成长
当你接纳了对方,就会着眼在当下的婚姻中,关注“伴侣出轨的原因”。
有的出轨是偶然的,而更多则是过往婚姻中被掩盖的固着问题——双方没有直接面对和解决或者觉得无力解决的问题,你一定也早有察觉,伴侣通过“出轨”这种方式来逃避。
固着问题通常来源于双方原生家庭带来的差异,比如一方对情感是压抑的,另一方则有过多的情感需求,这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情感模式。这种差异, 必将带来双方对“爱”的表达和理解大为不同。
此时,需要你更多看向自己过往经历,成长固着问题中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给与对方的成长以正反馈,重建信任。
随着你从创伤中疗愈,并聚焦在当下的婚姻,作出建设性的努力时,我们在关系中,已经做好个人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了。
然而,对方是否愿意成长属于自己的课题,只能取决于对方自己的意愿。
这就是说,原谅一个背叛自己的人后,过得好不好依旧是一个无法保证的问题了?
我的回答是,是的,如果你将自身幸福完全寄托在伴侣身上的话。
除非你真正明白这样一件事: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但过得好始终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你开始主动承担自己过得好的全部责任,拥有了过得好的能力,这是终极的保证。
03. 原谅背叛之后,如何培养过得好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那些处于类似的生活情境,比如,同样遭遇伴侣出轨,有的人原谅有的人不原谅,同样是伴侣出轨后选择原谅,有的人过得好,有的人过不好……
不同的人面对相似的处境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处理方式,这也带来他们的生活处境的差异。
那些拥有过得好的能力的女人,无论在婚姻遭遇何种情况,普遍可以在当下的处境中,尽力推动生活往好的方向发展。
1.过得好,是以自己内心的感受为标准。
内心,是有关我们个人的“真实”。当我们看见内心的感受,并做到接纳和尊重它,我们就做到了自我接纳,而自我接纳会让我们不再“向外求”想要牢牢抓住一个东西。
内心的感受,会在外界充满纷杂的声音时,充当我们最有力的指引,这会帮助我们面临选择时,作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
确保你的选择,是在尊重内心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过得好的基础条件。
如果你的选择或决定,不是出于“你想不想”,更多是因他人的标准,比如完整多金的婚姻才是成功的,或者恐惧作出的,比如,离婚的女人是失败的,那么接下来你很难会从眼下的生活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和意义感。
我们也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去看待过得好,不仅仅局限在眼前这个人、这段婚姻中。
你远可以有更丰富的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来获得更多“好的生活体验”。
2.过得好,是拥有自身的主体感并建立稳定的自尊
主体感,就是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感觉。拥有主体感的人,会有自己的自发性、自主性、内驱力。
你明晰自己内心想要的,并从“为实现我自己想要的”的心态去行事,你自主作出选择并为自己负责。
也就是说,原谅伴侣是因为“你想原谅”,原谅后想要过得好,你就尽力让自己过得好,你更多朝向积极面努力,并可以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更何况,风险远没有想象中的“灾难化”——当你开始把一切生活情境与“自我感”脱离开时:
风险只是风险,只是一种暂时的生活情境,你可以改变和超越这种情境;
婚姻何种状况,不代表我好不好,我只知道我想要的是怎样的体验;
对方如何待我,不代表我好不好,只代表他是怎样,我只知道我想要的是如何被对待;
你内心有种坚定有力的踏实感,你不再被外界被他人所定义。
你从此专注于让自己过得好,并且不会再被潜意识的恐惧干扰,比如害怕失去伴侣的爱想要抓牢他,其实是害怕面对没有价值感的自己。
也就是说你建立起了有关“我是谁”的稳定认知,向外显化——就是你可以在生活的滩流中,把握住自己生活的船。
3.在现实中积极行动,懂得及时止损
过得好,一定是在现实层面从自身付诸实践,而不是停留在幻想中,想要改变他人,比如“他要是知错能改全心全意爱我就好了”。
你会更多关注那些自己可以做的,与伴侣良好合作,推进自己想要的“幸福婚姻”的实现。
即便是结果与内心背道而驰,你也有及时止损的果决,不会“恋战”,因为你尊崇内心真实感受的指引,并始终奔向那个强有力的声音——“我选择让自己过得好”。
当然,“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但过得好不好始终是一个人的事”,并不是指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追求绝对的独立,不再需要婚姻和伴侣,这是一种防御——即内心想要爱,但出于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无法信任爱,于是意识将其合理化:我不需要,我很独立。
准确的心态是,在依旧信任爱与婚姻的前提下,我知道过得好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选择让自己过得好。
从此,你便拥有了主宰自己生活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