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最怕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老无所依,年过半百,还要看晚辈的脸色生活。
有人说是对死亡的恐惧,承受着日渐衰老带来的身心折磨。
有人说是孤独无助,不再被亲人需要,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哪个,人到晚年都面临着体力和智力衰退,身边朋友越来越少,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越来越弱的状态。
年轻时努力拼搏,只为以后能安享晚年。
五十岁以后,真正远见的人,都懂得给自己留后路。
老有所依——足够的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着一个人在家里的话语权。
人到晚年,最怕丧失工作能力时却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养老钱,生病了依然要向人东拼西凑医药费,还给子女带来一定的负担。
家庭关系的和睦,依赖着稳定的物质基础。
一个家庭里,没有变故时成员都是和和睦睦的,可是一旦出了什么事涉及彼此利益时,父子兄弟变仇人的事件也不少。
晚年我们都不希望给子女添麻烦,更不想开口向子女要钱。
过去几十年,父母为儿女操心了不少,到晚年时一股脑的以为亲情可以负担自己下半辈子,这是愚蠢的的想法。
有远见的人早就明白,人到一定岁数,最可靠的不是伴侣和子女,而是有足够的养老钱,才有了晚年生活的底气。
添加嘉待情感导师\/信:jiadais 一对一咨询帮你解决疑难情感问题!让您重获有品质的爱。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伴去世时只留下存折里的4万块钱,他日防夜防着儿女,生怕别人拿走他的钱。
他买彩票,买高回报率理财,为了就是想给自己多挣点养老钱,可以在子女面说话硬气一点。
三个子女都对他挺好的,可苏大强终归还是想过自己的自由生活呀。
后面就开始了各种“作妖”,“煞费苦心”后终于买了三室一厅,自然也免不了子女的唠叨和嫌弃,一把年纪受了不少气。
苏大强虽是不招人待见的老人,可追求有质量的晚年生活也是合情合理的。
有远见的人都会在年轻时为自己以后做打算,给自己足够的物质保障——存款和房子,为的就是在晚年时也能够活得有尊严。
老有所乐——热衷的爱好
有一项针对老年人生活的调查—你希望如果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舒适的圈子,三两知己聊人生。
有互相照顾的老伴,相濡以沫,相伴到老。
有热衷的兴趣爱好,延续充实的生活。
不管是老伴还是子女,终究是渐行渐远的,能永久陪伴自己的,是热衷的兴趣爱好。
晚年时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孩子都大了,也不需要自己的照顾了,在家里也不怎么敢多说话,做啥都很多余,甚至感觉自己很“没用”。
在自我存在感越来越低的晚年,兴趣爱好是一个人找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
在追求兴趣爱好的路上,你可以尽情投入,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智慧,寻找到自我价值感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有益的作品。
76岁开始学绘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的“摩西奶奶”曾感染了许多老年追梦人。
摩西奶奶说,她也面临着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停不下来的操心,他人质疑的声音,学得慢等,可是当她投入画画时,她很快乐,这种专注的快乐让她持续的热爱着,支撑她度过了孤独的晚年生活。
每每走到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下棋的大爷们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都特别感染人,那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能否在晚年活得精彩,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走过半生,要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的道理。
不把自己淹没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践行点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
真正有远见的人,懂得年轻时就开始培养自己热衷的兴趣爱好,这将会是晚年生活最好的调味剂!
老有所安——修心
人到晚年,越活越孤独。
明白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看清了人性的复杂,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踏尽千帆,懂得了人活一世,要适时调整状态,修炼自己的心。
要过好这一生,靠的是前半生实实在在的拼搏和后半生有一颗豁达的心。
如受世人喜爱的苏轼,顺境时不骄不躁,逆境时依然豁然开朗。
唯有这样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范仲淹57岁登上岳阳楼感慨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这是多令人向往的状态啊!
心若沉重,哪来的后半生安宁?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笑到最后的人都懂修炼自己的心。
修炼一颗平常心,看淡人生的得失,不因生活的不如意患得患失。
面对生老病死,不必过度焦虑,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懂得自省,审视自己的外在和内在,调整世俗的成功与追求自我的平衡。
审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求圆满而不执着于圆满。
曾国藩一生都在修心,自省精神更是令人敬佩。
他从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一跃成为朝廷重臣,得益于他的每日自省。
哪怕是到了晚年,曾国藩也未曾停止过审视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和后辈积攒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
五十岁以后,当身边的人渐渐离去,才明白最亲近的人不是伴侣和子女,而是与自己的相处。
正如杨绛先生感叹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和淡定!
人生走到下半场,靠的是内心的韧劲。
当晚年的我们不再是社会的主力军时,坦然处之。
当生活苦难袭来时,泰然处之。
当独孤入侵时,安然处之。
要想赢得下半场,必须给自己留一条修心之路。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并非指晚年后不思进取的宿命论,而是知晓命运变数的同时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方向。
这个时代的晚年有了更长的岁月,更多的可能性和生命更深的探索。
五十岁以后的人生依然要有底气,要精彩,要从容。
老有所依的底气,来自于留有足够的物质保障。
老有所乐的精彩,来自于热爱的兴趣。
老有所安的从容,来自于持续的修心。
你觉得要想老有所依,得给自己留哪些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