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女在衡量结婚条件时,会仔细地考量外貌性格,家世背景,工作事业等等,可又出于国人的矜持,人们往往对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避而不谈,乃至于因此酿成悲剧。
一名饱受无性婚姻煎熬的女性在网上倾诉道:
“我和老公结婚七年,差不多有四年没有同房。夫妻感情不是很好,我也只能凑合过日子,这样的婚姻让我十分压抑,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我真想为了孩子坚持下去,可这比死还痛苦……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无性婚姻的结局就只有离婚一条路吗?”
的确,再喜欢劝和的人面对这种情况也说不出口,要问这样的日子过不过得下去,恐怕大多数人看了都只能摇头。
但老师想说:无性婚姻的结局未必是离婚,不幸婚姻的结局才多半是离婚。
婚姻中性的匮乏只是夫妻间相处出问题的一种直观体现,未必是症结本身。
想要终结婚姻中的不幸,光盯着“无性”这一点没有用,你该做的是捋清主次矛盾,看看到底是夫妻之间争吵让性没了滋味,还是某一方或两方对性的认知不足,令夫妻生活和谐不起来?
无性到底是夫妻感情产生裂痕的原因,还是一个结果?
搞清楚到底生的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按方抓药。
说回你的疑问,无性婚姻只能离婚吗?
当然不是。
其实仔细一想就能明白,“无性”本身只是一个中立的形容词,这样的婚姻到底是好是坏,取决于身处其中的夫妻怎样看待性。
如果两人都对夫妻生活没什么兴趣,盖一床被子也只是相拥而眠,三观契合,生活平淡而快乐,无性又有何不可呢?
两人能够同房,甚至生了几个孩子,依然矛盾重重,最后感情破裂不得不分开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所以说,婚姻不幸的根源不在于有没有性,而在于夫妻俩对此的需求、态度是否一致。
想要消除无性婚姻带来的痛苦,关键不在于把“性”这一要素强行加进去,而是要调和彼此的需求,让你们在这方面的想法不相冲突。
想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要先找到问题的来源。
01无性婚姻:矛盾来自性
既然你迫切想要解决的是无性婚姻,那咱们不妨从这一点开始探讨。
性在大众的认知中总是与愉悦相关联,现实却并不是如此美好,许多夫妻之所以不和谐,正因为性本身在感情中带来了许多紧张与压力。
由于生理结构不同,男人和女人排斥性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男人:性也会带来压力
社会文化所宣扬的刻板印象里,男人一个个仿佛都是急色鬼,为了能得到性无所不用其极,仿佛面对夫妻生活时他们一定不会遇到问题,除非是被老婆拒绝。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从男人的嘴中,你可以听到许多打破刻板印象的答案。
夫妻生活带来的不只是对男人生理上的刺激,也包含许多压力与限制,遏制了他们的欲望。
责任压力
在对夫妻生活的想象中,男人总是被指望担任主动进攻的角色,他们好像不止要为自己的快感负责,还要肩负为妻子带来高潮的重任。
久而久之,一成不变的夫妻生活显得沉闷无味,成了例行公事的“交公粮”,如果哪一次因为心情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兴奋起来,哪怕伴侣不作声,男人自己也会觉得尴尬而羞愧,暗暗质疑自己的能力。
男人就该随时“起立”,男人要硬如钢铁,男人不能有不行的时候,男人就要把女人送上巅峰、欲仙欲死……
这些信条烙印在他们的思想中,成了沉重的压力,反而令男人对夫妻生活更加逃避。
毕竟,如果你永远不去做一件事,也就不用面对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糟糕表现了。
事后忧虑
男人背负着传统文化所给予的压力,他们被认为应该养家糊口、成为经济支柱,在夫妻生活中,同样也被隐秘地期待着:你应该让老婆享受高潮。
于是,床上老婆的感受也成了压力的来源,事后许多男性会担心:她是不是假装高潮?她有没有真的在享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好像错在男人。
一些男性会抱怨,女人在床上好像永远只是躺在那里等着自己卖力,让他感觉一切都只能仰仗自己,让他既紧张又焦虑。
这种情况下,在快感消退之后,男人可能觉得沮丧、挫败,负面情绪越多,他们也就会越排斥夫妻生活。
女人:性令她们无所适从
在各种文化中,道德对女性的束缚总是更加严苛,在性的方面也不例外。
既然婚前的女性被要求是纯洁无瑕的,那婚后又要求她们完全懂得如何取悦自己、让伴侣快乐,这难道合理吗?
专注于性学研究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女性自述完全感觉不到对夫妻生活的需要。
她们说大部分时间都自己一个人过,从没有因欲望而造成困扰;也有人表示在生完孩子之后才感觉自己也有需要。
唯有在能够承认自己不太需要性这一点上,中国女性具备坦然承认的自由。
而在习惯了这种压抑之后,一些女性干脆放弃了相关的探索。
另一方面,性需求正常的女性也不一定知道要怎么才能让自己快乐,她们承受着与男人同样的压力,认为自己有伪装成“感觉快乐”的义务,假装高潮成了看家本事。
有的女性希望用假装来为男人撑面子,让老公觉得自己像个男人,让他更加有自信。
有的女性想要满足另一半的期待,她们觉得老公想要看到自己在他身下高潮的模样,于是只好强迫自己假装。
还有的女性虽然愿意伪装,但也对此感到深深的挫败,尤其是眼见到伴侣享受了快感,自己却半分没有,全然地为他牺牲,这让她们在之后变得更加冷淡,对夫妻生活也不再抱期待。
如果你的婚姻符合以上描述,那你们要解决的首先是对夫妻生活的态度,消除附加于其上的过多压力,将它还原为一个有爱的探索。
你们需要做好知识和心态两方面的准备,例如补习更多相关生理知识,全面了解男女身体上的差别,引发快感的机制;同时也要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不要把气憋在心里,哪里觉得不舒服、想要怎么做都直接说出口,在肢体接触之前先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再逐步让新的模式覆盖旧有的习惯。
无性婚姻:矛盾来自爱意的消亡
在另一种情况下,无性婚姻不是因为夫妻双方在性的方面有障碍,而是他们之间疏离的感情让性也变得索然无味。
不要觉得只有女人会把肉体和爱意捆绑在一起,对男性来说,婚姻生活的美满与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夫妻生活的感受。
大家都是普通人,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如果对另一半相看两厌,男人也不会有霸王硬上弓的爱好。
造成这样情形的原因可以划分为两种:
婚姻缺乏爱的基础
上学的时候不允许孩子早恋,一毕业了又马上催着孩子结婚,想要抱孙子。
在家长的矛盾教育之下,许多男女就这么仓促走入了婚姻,婚前对彼此就没什么感觉,婚后在各种琐事的消磨之下更难培养出爱情。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鲁迅与朱安因母亲的包办婚姻成婚之后,他们从未同房,是纯粹的无性婚姻。
男人不是没有欲望,但他宁可吹冷风、泼冷水也要克制。
后来当他结识了爱人许广平并与其同居,同房生子便都顺理成章了。
如果你们的无性婚姻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那么也没必要勉强,及时止损、另觅良人就是最好的结局。
好在时代早已解放,如今女子不再需要依附丈夫生活,几乎不再有朱安这样扼杀青年人一生幸福的悲剧。
爱意被柴米油盐所消磨
现代社会中包办婚姻的例子还是少数,更多夫妻也是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入婚姻,却不料两人的爱情不够坚韧,在生活的考验中日渐被消耗。
当爱情变为婚姻时,真的就像摘下一朵枝头的鲜花,结局只能是在花瓶中逐渐枯萎吗?
不,老师想说爱意从来不是自然死亡的,它从来都是死于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呵护。
有人会认为婚姻中的性注定会慢慢变得无聊,因为你只能和同一个人重复同样的过程,新鲜和刺激终究会褪去。
尤其是男人,他们更容易相信自己只能通过不断更换伴侣来获得性刺激,因为从小到大,无论是社会,还是身边的同类,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他们说男人永不满足,说男人一定想要播撒自己的种子,说这是生物学上无法改变的设定。
但更多的调查研究显示,像一只蜜蜂一样在花丛中不断流连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如果你将性定义得如此肤浅,除此之外的东西不被你划入其范围内,又怎么能找到真正灵肉结合的圆满呢?
以此为借口来掩饰问题的存在,只会让男人错过解决问题的时机。
想要在婚姻的框架内解决这个问题,你就必须打破“性只能靠新鲜刺激来维持”这个消极暗示,发展出新的对性的认同感,超越旧有的标准。
爱不仅是占有和取得的欲望,也不仅是器官的插入和抽出,爱也是想要属于对方、彼此交融的亲密。
多主动,不要凭感觉
许多人排斥刻意为夫妻生活做准备,在他们的观念中,这是一件不必准备、不必特地空出时间来做的事情。
许多夫妻只是凭感觉来决定这件事,恰巧两个人的感觉凑到一处,就能成其好事。但更多的时候,要么是两个人都没感觉,要么是其中一方十分抗拒,导致另一方也非常扫兴,下一次的感觉更难到来。
你决心解决一个问题,就应该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不是刻意忽视。
如果你想要改善无性婚姻,可以从规划夫妻生活开始,期待是欲望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所做的准备越多,也会让你更加渴望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怀着期待在脑海中构建与想象的过程也是一种前戏。
你们可以有计划地空出不被打扰的时间,试着做一些营造氛围的事情,例如吃爱吃的美食,挨在一起看电视等等。
不必强求第一次就成功,亲密的肢体接触也可以视为阶段性的胜利。
重视质量,不强求次数
无性婚姻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夫妻生活的频率就能解决,更多的糟糕体验只会冲淡两人的感情,留下更深重的阴影。
不要像完成KPI一样定下次数的目标,你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不可量化的部分:彼此的感受,舒适程度,事后余韵……
不要把它变成责任,白白加上不应有的压力,而要当成愉快诱人的体验。
就像你喜欢吃零食,肯定是你馋的时候才吃,如果规定你每天要吃几次,吃几口,你反而不会喜欢了,对不对?
最后老师想说,夫妻之间的感情本就像潮水,有时会退潮,有时会铺天盖地涨潮,这也是爱情的正常规律。
夫妻感情一定会持续变化,而不是既成的事实,就像两个人握着一支笔书写你们的故事,笔画划向哪里永远是未知的。
无性的婚姻不一定通往不幸的结局,故事的结局到底会怎样?这将由你们共同的努力决定。